人力資源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中,處于勞動年齡、未到勞動年齡和超過勞動年齡但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之和。人力資源也指一定時期內組織中的人所擁有的能夠被企業所用,且對價值創造起貢獻作用的教育、能力、技能、經驗、體力等的總稱。
惠州人力資源如何創造價值?你了解嗎?
?

1、為誰創造價值?
在學術界,不同背景的人傾向于通過自己獨特的視角來看待價值創造。
(1)為客戶創造價值
具有戰略管理、市場營銷、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人會強調為企業所有者、利益相關者或客戶創造價值。
(2)為員工創造價值
具有組織行為學、心理學背景的人會強調針對單個員工、員工群體或團隊的價值創造。
(3)為社會創造價值
來自社會學或經濟學背景的人專注于社會或國家的價值創造。
2、什么是價值創造?
在學術界,有這樣一種理解——價值創造取決于目標用戶主觀感受,而目標用戶是價值創造的焦點。價值包括兩種:
(1)使用價值:用戶接納新工作、新任務、新產品或新服務。
(2)交換價值:用戶準備為新任務、商品、服務或產品付費。
3、價值是如何創造的?
從個人和組織的角度去理解:
(1)個人通過開發新的、相關的任務、服務、工作崗位、產品、流程和其他貢獻來創造價值。
(2)組織(利益相關者)認為這些任務、服務、工作、產品、流程和其他貢獻比使用該任務的替代提供者更具經濟效益等。比如:
公司利用新方法、新技術、或新形式的原材料開發新的做事方式,使目標用戶受益。企業發展動態能力,包括新的產品和過程開發、組織進化和管理能力;在這個過程中,能夠產生新的組織知識;
高投資的人力資源,開發員工技能、增強員工積極性、吸引和授權員工的實踐。
總之,理解價值創造是復雜的,對不同的組織意味著不同的事情,并且主要由目標用戶/利益相關者的感知來定義。
3、人力資源的價值創造
站在人力資源角度去理解價值創造,學者們有不同的思考。
(1)從勞動的角度——耗費在商品上的經濟貢獻
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有一個著名的概念“剩余價值”,剩余價值就是指勞動者通過勞動所創造的那部分價值增值。
馬克思認為,人力資源價值是人類勞動耗費在商品上的凝結來實現的,人力資源是一種可以創造價值的價值。
進一步理解,馬克思認為的人力資源價值,指的是人們的服務潛力或已經通過轉化實現的經濟貢獻。
(2)從成本的角度——價值等于投入的成本
Francois·Peru在人力資源價值研究中,提出了觀點是“價值=成本”。
他認為,一個人的價值可以用他投入的成本進行來衡量,成本等于價值,即他為社會所能夠做出的貢獻等同于社會培養他所花費的代價。
Francois·peru對成本方面的劃分非常具體,幾乎包括一個人的全部的生活成本,比如:個人為了維持生存所必須花費的物質消耗成本、個人對精神生活追求所耗費的必須成本(教育學習成本)、個人除工作外所必須消耗的維持一定狀態的閑暇成本(休閑娛樂成本)。
(3)從差異的角度——基本價值和變動價值
R.E.Carison認為,人力資源的價值構成包括基本價值和變動價值兩部分。
基本價值,指一個人都通過勞動所創造出具有普遍性的價值,而變動價值則是指通過培訓、學習等行為,使人的能力和素質產生差異,在實際勞動中,由這部分差異所形成的價值部分。
基本價值對企業和價值創造的貢獻比較小,而人力資源的價值主要來自于變動價值的部分。而變動價值的大小受到對人力資源投入成本的影響。
因此,他認為,人力資源的變動價值部分極大的影響著人力資源價值的累積和形成。
(4)從可衡量的角度——顯性價值與非顯性價值
Wayne Cascio研究發現,人力資源價值由顯性價值和非顯性價值構成。
顯性價值即貨幣價值,是指人力資源在一定時期為企業創造的價值中,可以用貨幣來衡量的部分,比如企業生產的產品價值或提供服務的價值等。
非顯性價值,則是指通過員工為客戶提供的優質的服務或對質量的超額要求,形成的顧客對企業的忠誠度、滿意度等,并由此提高了企業的長期效益和社會美譽度。